最近俄乌战场真是给全球上了一堂生动的无人机实战课。乌克兰用无人机奇袭黑海舰队、端掉俄罗斯轰炸机基地确实亮眼,但每月损失上万架的惨状更说明问题——光靠无人机根本打不赢现代战争。干扰问题、续航短板、智能局限,分分钟让高科技装备变废铁。
中美这些军事强国心里门儿清:第六代战机照搞不误,航母舰队继续烧钱建造。为啥?因为最先进的战争模式根本不是无人机单打独斗,而是“忠诚僚机”配王牌飞行员的组合拳。
F-35带着无人机群出击,歼-20S双座版专门指挥无人机作战——这才是未来空战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现在吹什么“无人机取代人类”的,不是军盲就是键盘侠。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机器再智能也解决不了道德抉择:该不该炸这座桥?会不会误伤平民?这些关键决策还得靠人类指挥官。更别说电子战环境下,无人机信号说断就断,这时候还得靠有人战机扛大梁。
海军方面更是明显,福建号航母马上服役,美国新航母2029年交付,法国都在搞核动力新航母。为啥?因为大洋作战需要浮动机场,需要指挥中枢,这些可不是无人机能替代的。水下无人机再厉害,也得靠母舰投放和回收。
不过无人机确实在改变游戏规则。以前侦察得冒死贴脸拍照,现在无人机转一圈就行;以前炮兵校准得试射好几轮,现在无人机实时报点。这种“力量倍增器”的效果,才是各国疯狂投资无人机的根本原因。
但要说完全自主作战?短期内纯属幻想。AI连马路上的行人都会认错,战场上更分不清穿军装的平民和便衣士兵。联合国现在急着搞人工智能武器公约,就是怕某些国家玩脱了。
未来十年战争模式其实已经很清晰:人类负责战略决策和道德判断,无人机负责执行高危任务。这种分工既发挥机器不怕死的优势,又保留人类掌控全局的能力。中美欧日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力,俄罗斯虽然落后但也在拼命追赶。
所以别被马斯克这种科技狂人带节奏,军事变革要讲究实用主义。无人机再好用也是工具,真正的战争智慧永远在人脑子里。人机协同才是王道,其他都是扯淡!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