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07年除夕夜,6岁的陆子艺穿着红肚兜、提着红灯笼,被成龙单手抱上春晚舞台,奶声奶气地唱“一玉口中国”。
那一秒,全国观众的心都被她萌化,“这谁家闺女,借我玩两天!”
没人想到,9年后,同一个“国民闺女”会被满屏弹幕骂到不敢照镜子,14岁就收拾行李逃去加拿大,连微博都删得精光。
更没人想到,24岁的她,最近靠一组毕业照杀回热搜:巴掌脸、天鹅颈、高马尾,笑起来像把星星揉碎了撒进海里。
“娱乐圈?早就不稀罕了。”
多年后,面对复出的邀约,她只轻描淡写地留下一句话。
这期间,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呢?
2001年,陆子艺出生在北京海淀一个殷实家庭。
爸妈不是圈内人,却舍得砸钱:3岁学舞蹈、4岁学武术、5岁学主持,周末排得比CEO还满。
别人家娃还在商场坐摇摇车,她已经被星探拦下:“小妹妹,拍个广告吗?有棒棒糖。”
第一次试镜,导演让她哭,她5秒落泪,把现场制片都看傻了。
4岁出演《爱人香》,5岁拍《纸醉金迷》,6岁直接空降春晚,被成龙抱在怀里。
“像抱了个小火炉,”成龙后来回忆,“她一点都不怯场,还偷偷揪我胡子。”
那天夜里,陆子艺家的电话被打爆,剧本像雪片一样飞来,片酬翻着跟头涨。
妈妈干脆辞职做全职经纪人,走到哪儿都牵着闺女,生怕被“拐跑”。
那个时候,她的名字和关晓彤、张一山并列,甚至一度被认为是“童星圈顶流”。
但童星的高光像烟花,绚烂但短。
12岁,她开始抽条,婴儿肥没褪,下巴先圆了;镜头一拉,弹幕飘过:“长残实锤”。
真正致命的一刀在2015年。
14岁演《花千骨》里的幽若,站在赵丽颖旁边,被吐槽“大饼脸配仙女,出戏MAX”。
“最丑童星滚出娱乐圈”挂热搜三天三夜。
她半夜蒙着被子刷手机,手抖到拿不稳,第二天就开始节食:一天一个苹果,几片生菜,饿得眼冒金星,站都站不住。
更狠的是,父母也被拖下水。有人骂他们“把女儿当赚钱工具”,有人说“就是家里人害的”。恶意像洪水一样淹进来,把一家人都冲得透不过气。
妈妈推门进来,看见她缩在床角,屏幕还亮着骂她的私信,那一刻心疼得直掉泪:
“闺女,咱不演了,回家。”
2016年秋天,陆子艺删光微博,背着书包飞去加拿大。
没人接,没人送,机场广播响起,她头也没回,“像把自己从全世界格式化”。
在多伦多,没人认识她,也没人骂她。
她先恶补英语,再补数学,把从前落下的功课一张张啃下来。
饿了就煮泡面,期末冲图书馆到凌晨三点,考出全A,拿奖学金,一路杀进名校。
她练习跑步、学习化妆,让自己一点点变美。
她也曾疑惑,为什么自己要遭受那些恶意,直到后来才明白,其实她不过是那些“键盘侠”们的情绪垃圾桶。
假期去山区支教,给留守儿童排《小红帽》,孩子们围着她喊“姐姐老师”,她这才重新尝到被喜欢的滋味。
“原来我值钱的地方,不只是一张脸。”
今年5月,多伦多大学毕业典礼,她穿着学士服、扎高马尾,一张侧脸照刷屏:
下颌线锋利,鼻梁挺直,笑得像把初夏的日光揉进风里。
网友炸了:“这是当年那个大饼脸?!”
旧粉丝哭着留言:“你终于把碎掉的自己一片片粘好,还镀了层光。”
面对铺天盖地的热度,陆子艺什么也没说。综艺、影视邀约接二连三,她统统推掉。她早就看淡了明星这个身份,不想再被镁光灯困住。
她后来开了个小小工作室,做儿童戏剧教育。
“我想告诉那些因为外貌被嘲笑的孩子,舞台不止一种,人生更不会卡死在青春期。”
十年过去,她的24年,像坐了一趟垂直过山车:6岁登顶,14岁坠落,24岁重新起飞。
有人把她的故事当“爽文”看,可真正动人的,不是“变漂亮”这个结果,而是她把碎片捡起来的过程,在异国厨房煮泡面、在图书馆熬夜、在山区教室擦黑板……
每一步都踩得踏实,才换来今天的底气。
24岁的陆子艺用结果告诉所有人:她不是长残,而是长大了。
所以,哪有什么一夜逆袭,不过是把伤口缝成铠甲,把嘲笑炼成燃料,
然后,大大方方地,奔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姑娘,祝你此后人生,不再被谁定义,只被自己喜欢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