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赵楠闲扯闪电战(五)德国装甲部队之建立(2)古德里安的作用2 运用摩托化运输遂行机动作战,乃是德国人根据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战后德国实际情势需要,所必须采行的战术应用。在研究摩托化的军事运输问题的过程中,德国人碰上了一个情况,那就是对于这种运输方式的防护问题。由于使用摩托化运输做接敌运动在战史上是还未有人尝试的事,如何在进入战场时对载重车辆提供防护这个问题,只好由德国人自己来找寻解答。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“装甲”,于是装甲车辆就成为他们认为所可能的解决之道。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,使得古德里安开始接触装甲车辆方面的资讯。于是,他着手收集一切有关装甲车辆的资料,很自然地,藉由这样的一种研究,他是一定会阅读到有关战车(坦克)以及一次大战中战车(坦克)实际战例的文章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古德里安最初的动机是在为摩托化运输找寻增强防护力的方法,其着眼还是在于装甲车辆在摩托化运输上的运用,而非战车(坦克)的独立使用,这是常为许多学者所忽视的一个事实。于是,古德里安和德国一次大战的战车(坦克)老兵福克海姆少尉接触,得到了许多有关一次大战德军以及联军的战车(坦克)运用的资料。古德里安说,这些资料虽然在理论上并不完整,但是却是他工作的一个起点。由于英国和法国在战车(坦克)的运用上有着较多的经验,他就设法将英法这些有关的文献都搞到手,仔细加以研读。对于古德里安参考英法战车(坦克)理论并深受其影响一事,常常为英国、法国的学者们所强调,以凸显他们在军事领域上装甲兵方面的优越。 1923—1924年冬季,布劳希奇中校主持了一次使用摩托化部队配合空军的兵棋推演。就在这次演习结束时,古德里安以一个研究装甲车辆的专家的立场提出了他的看法,并使在场的观众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。可仍需要指出的是,这次图上演习的目的还是在于摩托化运输的行军及管制,于是针对着这一个主题,古德里安所提出有关装甲车辆的看法应该仍是偏重在这一方面:如何使用装甲车辆于机械化运输上。经过这次圆满的表现,不但使得高层重视到装甲车辆在此方面的运用,更使得古德里安为陆军训练署注意,而被提名与担任战术和战史的教官,在他还未担任教官之前,古德里安就已经藉由数次实兵演练和兵棋推演,证明了战车(坦克)可以用来执行搜索侦察方面的战斗任务。 在担任教官的期间,古德里安专注于讲解有关战史的题材,他所选择的战例是拿破仑1806年的战役以及1914年秋德法两军的骑兵战史。古德里安所讲述的这两个主题都是针对着机动作战的战术运用方面,一方面是受到当时整个大环境的影响,因为当时机动作战是塞克特所特别要灌输于德军官兵的观念;一方面也是古德里安自身经历的一个反应:一次大战时他曾跟随骑兵师在西线作战,现在他又对于摩托化运输的技术做过深入的研究。因此对于机动的特别强调,乃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。甚至我们可以说机动就是他的一个基本思想,也是他日后实施“闪电战”的一个重要原则。在担任教官时他所强调的另一个主题,也和他的基本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,那就是对于“冲击力”定义的阐释。而所谓的“冲击力”,按照古德里安的说法就是“指士兵在作战中能够带着他的武器,然后靠近敌人的防线之后再摧毁他”。也就是说,战斗单位在运动中运用强大的火力,直接打击在对手身上所产生出来的效力。古德里安在讲述“冲击力”时,认为以往的战争由于各种条件的缺乏,而使得“冲击力”无法做最大效果的发挥。以前的士兵由于所能发扬的火力太弱,运动的能力也低,更加上现代防御的炙热火力所带来的强大杀伤力,都使得部队的打击力逐渐微弱。于是他指出,现代想要恢复“冲击力”的真正解决之道就是战车(坦克)的使用,因为战车(坦克)的装甲能够让战车(坦克)前进至对手阵地前,然后使用强大的火力摧毁对方,这就是古德里安在研究战车(坦克)时所得来的结论。由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明至少在战车(坦克)的运用上,古德里安的思想并非如后人所述的避开对手主力,因为所谓“冲击力”的发扬,还是主张对着一个明确的对手实施的作为。这一段时间中,我们可以看到古德里安的思想正在慢慢成熟。机动作战观念与战车(坦克)“冲击力”的相互融合,构成了他的装甲哲学的中心理论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